點擊這裡看更多 ▾

2022年2月22日 星期二

吃到這些東西,中藥吃再多也沒效!



阿信醫師最近診間,偶然聽到患者詢問,吃中藥有沒有什麼東西不能吃呢?


『茶、螃蟹、糯米、蘿蔔或是竹筍…』


『吃柚子可以吃中藥嗎?』


『是不是都不能與中藥一同服用?』



其實這些疑問,其來有自,是不是開始擔心,倒底還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吃的呢?


免煩惱啦!


接下來,就讓阿信醫師,來要跟大家分享,正確的用藥資訊吧~







老祖宗的智慧:食材勿混搭,應留意性味



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農民曆最後一頁的飲食宜忌,因為上面有卡通圖,阿信醫師小時候特別喜歡研究這一頁,印象最為深刻莫過於「柿子不能與螃蟹」一起食用。事出必有因,究竟為什麼會這樣的結論呢?


古人常會從自身的生活體驗做為紀錄,來提醒世人不要再重覆同樣的錯誤,想必過去應是有古人同時食用了柿子以及螃蟹之後,身體出現不適的症狀,所以才會有如此的紀錄流傳後世。



柿子螃蟹性寒,易致腸胃不適



以產季來說,柿子盛產於每一年的 9 月 ~ 12 月,而螃蟹也是在相同的秋季最為肥美,因此確實有很大的機會容易同時吃到這兩種食物,就中醫的論點而言,不論是柿子或是螃蟹,兩者的性味都是偏寒,因此,如果腸胃系統比較嬌弱的個體,很有可能產生腹部脹氣,甚至是腹瀉的狀況。


如若將食材進一步分析,我們會發現柿子含有單寧酸,螃蟹則由蛋白質與膽固醇組成,兩者相結合後會凝固,進到腸胃組織之後,就很有可能會產生消化不良的現象。






藥食同源:服中藥把握五原則



無獨有偶,「藥食同源」其實早就深植在台灣民眾的心裡。


中醫認為藥物與食物,都具有性味與特質,只要食用的劑量夠多,就很有可能會產生出其藥性,藥物之間原先就存在「十八反十九畏」,顯示藥性相衝與相剋的道理,當然食物也可能因食用過量,而產生藥性相衝。


因此服用中藥時,應該聽從醫師建議的醫囑,以減少藥效降低,甚至還可能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作用。






原則一、溫開水送服效果最佳


傳統的中藥多為煎劑湯劑,可直接飲用,科學中藥則為粉劑,服用時建議以溫開水送服,效果最好,有時為了避免患者嗆到,醫師也會建議患者,可以將藥粉倒入溫熱水中沖泡後飲用,兩者皆可,同樣都可以達到溫和遞送藥物的效果。


除了溫開水之外的溶劑,都不適合來配服中藥!!如:茶、牛奶、果汁、咖啡、可樂、糖水等,都是不建議拿來配服中藥的喔,否則將會造成藥物性質受到影響。



原則二、寒熱屬性應區分


吃中藥時,應該會很常聽到醫師囑附「不能吃冰的」,其實阿信醫師有時甚至連冰涼的水果,偶爾也會建議患者應減量,原因來自於當患者開立的藥性偏溫時,如果又食用偏冰涼(如手搖飲、冰品),或是性味偏寒性的物質(如白蘿蔔、竹筍等),相當於抵消藥性。


相對的,如果是服用偏涼的藥物的患者,即應減少食用過度辛辣或是熱性的食材,如:蔥、蒜、辣椒、胡椒、榴櫣、荔枝、麻油雞、薑母鴨等。



原則三、減少食用難消化食物


藥性要能適時發揮,腸胃代謝與消化相當重要,腸胃健全了,才能有效將藥性吸收發揮,因此,正在服用中藥的患者,應避免過度食用不易消化的食材(如:豆類、肉類、糯米等),或是「發物」(花生、花果、奇異果、鳳梨、海蝦類等)。



原則四、中西藥物服用間隔 1 小時


服用中藥之際,如果同時有在服用西藥或是保健食品,建議兩者之間應至少相間隔 1 小時,目的是為了減少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,不論是藥性增強或是相互抵觸,都不一定是好事。



原則五、補養藥飯前、寒涼藥飯後


中藥的開立,會依每個人當下狀況不同而有加減,一般大家都習慣飯後才吃藥,但是,一部份的中藥其實是適合在飯前吃的。


其中,補藥性的藥物,因大多性味偏溫,因此,可以在飯前食用,相對的,急性感染性用藥多屬寒涼藥,就比較適合在飯後才服用



👨🏻‍⚕️:年節歡樂慶團圓🎊

👵🏻:新春服藥病整年❓



春節期間熱鬧喜慶,到處都洋溢著歡樂幸福的氛圍,除夕辭年圍爐、新春迎新團拜,祈的是美滿、求的是平安。



也正因為過年喜慶,所以部分長輩認為過年就不能吃藥,以免觸霉頭,結果整年都會一直在吃藥。



👨🏻‍⚕️ 阿信醫師貼心提醒,年節若隨意停藥,年後恐身體壞掉。



特別是具有慢性疾病族群,更應依照醫囑服藥,並留意應忌口的食物,營養食品與中藥服用,建議至少間隔 1 小時,以免交互作用影響藥效。



❌ 抗凝血藥(如:Aspirin) 🚫 當歸、丹參。

❌ 抗生素藥(如:Tetracycline) 🚫 龍骨、牡蠣。

❌ 類固醇藥(如:Prednisolone) 🚫 甘草。

❌ 降血脂藥(如:Statin) 🚫 紅麴。

❌ 降血壓藥(如:Nifedipine) 🚫 麻黃。

❌ 降血糖藥(如:Biguanides) 🚫 黃耆。



👨🏻‍⚕️ 阿信醫師滴咕:



藥物的交互作用,其實相當複雜,上述只是常見藥物的一小部分,就診時大家應該主動向醫師告知用藥歷史,以減少重複開藥,或造成藥物相剋的情況。




最後,阿信醫師跟大家再多嘮叨一次,「藥,三分毒」,中醫非常講究「中病即止」的概念,如果沒有必要,請大家遵從醫師的囑附服藥,切勿盲從偏方用藥


阿信醫師分享健康,促進健康!







筆者介紹







阿信中醫師·陳信宏粉絲團

👆🏻👆🏻👆🏻按上面進來看看!



學經歷

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學士
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
嘉義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科總醫師
台灣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研究所 碩士
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講師


專長

中醫內科、中醫婦科、中醫兒科、呼吸胸腔疾患、過敏疾患、腸胃道疾患、神經疾患、筋骨疾患、骨折後調理。
(部份圖片選自PIXAB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