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

十九年一次閏二月,除了豬腳麵線助壽,這樣做,長輩延年又快活!

 




閏年,會多活一個月



每間隔 19 年,會在當年度的農曆二月,再重複編排一次,所以會再多出 20 餘日的特殊曆法,就好像是多出來的日子。為了助禱長輩能長久長壽,因此在習俗上,會由已婚的女兒買豬腳麵線,以做為父母添壽延年的意涵。



『豬腳,膠質滿滿!』


『多吃一點,感覺皮膚會變很好~!?』



圖片截自《甄嬛傳》


信眾們,冷靜!請別衝動,慢慢來聽阿信醫師娓娓說來~



豬腳高熱量,麵線高鈉



根據統計,每一份(100 g)可食用豬腳,共有約 237 kcal 熱量,28.4g 蛋白質、187 mg 鈉,與 53 mg 膽固醇。約拳頭大小的豬腳,約含 3~4 份可食用部位,因此只要吃進一塊豬腳(300 g),就可能攝入超過 700 kcal 的熱量



壽麵線製作中,為了穩定麵團中「麵筋」蛋白質的結構強度,常會以鹽來提高麵條的延展性,據統計,未煮過之前,一份麵線(100 g)就有超過 2800 mg 的鈉含量



長輩助壽,清淡適量為宜



閏二月時期,建議長輩每日不要食用超過 3 塊豬腳,每次勿食用超過 2 塊以上的豬腳,減少熱量一次攝取過多。



另外,壽麵線下鍋前,也可事先用冷水泡軟,再用流水沖洗 5 ∼ 10 分鐘,使麵線表面的鹽分流失,減少鈉攝取量過多。



每日攝取適量優質蛋白質,人不老



60 歲之後的長輩,建儀每日攝取體重 * 1.2 g~1.6 g 的蛋白質為基礎。(舉例:每日約 3 個一半手掌大小的肉;或者是每日約 5 盒豆腐;或者是每日約 2000 mL 豆漿等)


註:上述僅為『舉例』,可搭配不同食物均衡食用。



一篇《台灣地區老人營養健康狀況變遷》的統計資料指出,高齡者血中白蛋白濃度隨年紀遞減,且與體內膽固醇相關:


> 65 歲以上長者,其血漿中白蛋白濃度,平均值約為 4.5 g/dL;

> 75 歲以上長者,白蛋白低於 4.5 g/dL。


研究發現長者體內的白蛋白有隨著年齡增加,而出現遞減的趨勢。 另外,學者也發現較瘦的高齡長者(BM I< 18.9),在體內的白蛋白偏低(< 3.8 g/dL)情況下,其體內的總膽固醇、HDL 與 LDL 相對也都會偏低。


《台灣地區老人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1999-2000 老年人血漿白蛋白》



除了豬腳以外,還可以從哪些地方吃到蛋白質?



每一份豬腳(100 g)約含有 28.4 g 的蛋白質,在蛋荒的現在,買雞蛋可能跟排 black pink 一樣困難!



阿信醫師請大家放心,除了可以透過雞蛋攝取獲得蛋白質之外,其實也可由奶類、肉類與豆類食品當中攝取獲得足量蛋白質。


蛋白質含量(一顆蛋:約含 6 g 蛋白質、300 g 豆腐約含 15 g 蛋白質、400 mL豆漿約含 13 g 蛋白質、310 mL 鮮乳約含 10 g 蛋白質、200 g 肉類約含 40 g 蛋白質)。



而以中高齡長者而言,每日蛋白質攝取量應以每天/每公斤體重 / 1.2 g蛋白質為基礎,以 50 kg 長者體重而言一天大約是 60 g克的蛋白質為宜。 當身體白蛋白嚴重不足時,也可適時透過施打白蛋白方式補充。



延年助壽不二法門:飲食規律,作息正常。



中醫一般認為,腸胃好、人不老。



所以除了飲食需要注意均衡與足量之外,消化功能也非常重要。 隨著年紀越大,身體的腸胃和肝臟功能代謝功能,可能都會慢慢衰退,進而造成白蛋白數值下降。因此飲食上特別需要留均衡與充足,才能常保健康。 



中醫認為大凡食無定時,過饑和過飽,都易傷脾胃,脾胃損傷,甚則諸病叢生,中國名著《紅樓夢》裡,也講述賈母飲食多以七分飽足即止,每次米飯僅吃一小碗,而且總會選擇較易消化的食物。 



特別時年長的長輩,飲食上更要留心勿暴飲暴食,飲食時每次入口食物,以一小湯匙大小為宜,每口飯需咀嚼 30 次以上,並應減慢進食速度,期間也應減少吃飯配湯、配水、配飲料,或是吃飯配話(邊吃飯邊講話)!



若是出現餐後腹脹情況,可以於飯後半小時後,適量飲用山楂茶或烏梅湯,建議也可於飯後走動散步以增加消化,另外,也可於飯後適時按壓內關穴與足三里穴,以助消食散積。
















筆者介紹


陳信宏醫師 新莊幸福翰醫堂








阿信中醫師·陳信宏粉絲團

👆🏻👆🏻👆🏻按上面進來看看!




學經歷

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學士
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
嘉義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科總醫師
台灣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研究所 碩士
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講師



專長

養髮生髮專門、婦科調理、欲孕調理、小兒生長評估、改善慢性鼻過敏、改善下鼻胛肥厚、改善胃酸食道逆流、改善睡眠障礙、皮膚疾病調理、中風後復健、針灸止痛、骨折後調理。

(部份圖片截自 PIXAB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