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信醫師,接下來輪到打疫苗了?
請問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呢?
近期診間偶爾會聽到患者詢問疫苗狀況,自己適不適合施打,或是替家中長輩詢問能否施打疫苗,依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建議,國人只要在施打前,並未出現發燒、感冒、感染或是前次施打疫苗不良反應的現象,都建議接種疫苗。
依據疫情指揮中心指示,我國將於七月一日起開始擴大施打對象,其中將「第一線處理大體之工作人員」增列入第二類人員,與「矯正機關(構)工作人員」增列入第五類人員。
另外,「全國遊類處理人員、北北基桃傳統市場,北北基桃計程車司機、國道額運司機、貨運司機與外送員」則是增列入第七類人員施打名單。
並將「65 歲至 74 歲長者」列於第八類人員施打,估計約可施打該年齡族群人數約 30%之人口,總體施打率約可擴大達 15% 左右。
疫苗施打前準備建議
確認生理健康狀態
疫苗的施打是透過外源性的刺激,提供體內提早認識特定的病原株的預防措施,以提昇個體在對抗特定病原株的保護力,再下一次遇到同一株病原體時,能快束且有效率的反應。然而,當個體出現發燒感冒或是感染情況時,並不建議施打疫苗,以減少免疫反應上的衝突,甚或引起個體的不舒服感。
身心放鬆,睡眠充足
在接種疫苗前應保持身心靈的放鬆狀態,建議可以適度的散步,公園或是人群較少的空曠處都是不錯的選擇,待情續較為舒緩後再接種疫苗,足夠的睡眠可以有效放鬆身心,協助接種疫苗的個體更順利的完成接種,另外,等待時期也可適度按壓合谷穴與太衝穴,以協助舒緩緊張感。
均衡飲食,補充水份
疫苗的接種與免疫反應有關聯,在疫苗施打前一周,建議飲用充足水份(每日 2000~2500 mL),讓體內保持足量的水份,以因應免疫反應的足量體液循環,另外均衡飲食也非常重要,均衡飲食則是提供免疫足量的材料以產生對抗能力,足量的優質蛋白與適量蔬果能增加免疫物質合成的效率,另外,建議於疫苗施打前,應避免攝取咖啡因、酒精或辛辣食物,避免造成情緒和心跳的不穩定。
預排疫苗接種休假
疫苗接種後約有一半的民眾會出現嚴重程度不一的副作用,時間大概會停留約 1 日至 1 周不等,以阿信醫師施打 AZ 疫苗後為例,只有接種完 8 小時至 24 小時,出現輕微的低熱與疲倦感,其他並無特別不舒服。因此如有輪班或上班之需求,建議可以適時在疫苗接種後一日或半日安排休假,以利身體適應疫苗接種後不適感。
疫苗施打後副作用
近期的疫苗的議題受到很多人的注目,包含疫苗的分配與疫苗施打後狀況,都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議題,以常見的疫苗後施打副作用而言,目前 WHO 整理出,約有一半的民眾在接種後,會出現大小嚴重程度不一的情況,包含接種部位疼痛腫脹、肌肉與關節疼痛、疲倦、低熱或發燒 畏寒,另外也少部份人會出現接種部位有硬塊、淋巴結腫大、嘔吐、食慾下降或是腹部疼痛等不適。
長者施打後,規律詢問狀況
近期國內推行 75 歲以上長輩疫苗的施打,因長者的身體不適與反應都比較緩慢,很有可能無法及時警覺與反應,因此家中的人員應規律的觀察與記錄長輩狀況,建議在接種疫苗後的 2 天內,每日的 4 到 6 小時確認長輩狀態,包含意識是否清楚,能否記得今日日期或是電話號碼,並規律量測血壓、脈搏有沒有異常,如有任何疑慮,可就近諮詢地區診所醫師協助確認。
非常規反應,請儘速就醫
疫苗注射後有一部份的人並不一定會出現不舒服,以阿信醫師為例,阿信醫師的第一劑疫苗,也是施打 AZ 疫苗,除了注射後的 12 小時後,有略微出現一點低熱與疲倦感之外,並無其他太大的不舒服,但是在注射部位的疼痛,則是有持續約 5 日都有略有疼痛感。
然而如出現以下狀況,必需要立即就醫。包含:視力模糊、胸悶、胸痛、會喘、肢體腫脹、疼痛或是意識改變,這些都不是正常現象,務必儘速返回急診就醫,並告知施打完之疫苗類別,以利醫師診治。
中藥輔助有效降低疫苗接種後不適
以中醫的理論而言,過去並沒有疫苗的相關臨床措施,然而對於個體施打疫苗後所產生的不適感,現代中醫也會以臨床的表現症狀來協助處理!
以最常見的接種後侷部疼痛、疲倦或是頭痛等症狀來說,臨床上可以使用清熱解肌,緩急止痛等藥物進行治療,對於疫苗施打後的不適感,可以有效的舒緩效果。疫苗施打後如有任何疑慮或是問題,都可以就近諮詢地區衛生局,或是診所醫師協助確認。